5月10日,星途旗下的星紀元ET正式上市,售價為18.98-31.98萬元。提供增程和純電兩種動力,此外還有高規(guī)格的底盤以及高階智能駕駛輔助。作為星紀元系列的第二款車型,星紀元ET可以說承擔著奇瑞新能源進軍高端市場的重任,尤其是此前星紀元ES的失敗,讓星紀元ET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zhàn)。???
星紀元ET基于奇瑞E0X電動平臺打造,定位中大型SUV,與問界M7、理想L6、小鵬G9等車型處于同一細分市場。公開的銷量顯示,星紀元ET上市首月銷量為2770臺,相比拉跨的星紀元ES,星紀元ET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還算過得去。但與理想L6等競品相比,星紀元ET的銷量還是差了一大截。
星紀元ET的外觀設計采用了與星紀元ES相同的簡約風格,不過貫穿式燈帶和分體式大燈的組合,總讓人有一種小鵬G9特別版的即視感。側面采用了隱藏式門把手和無框車門,來凸顯其豪華屬性。尺寸方面,星紀元ET長寬高分別為4955/1975/1698毫米,軸距為3000毫米。
星紀元ET的內飾設計十分簡單,一大一小兩塊屏幕承擔了所有的信息顯示和人機交互功能,方向盤造型非常別致。動力方面,星紀元ET同時提供了增程式電動和純電動兩種動力模式,其中增程式版本在CLTC工況下純電續(xù)航里程為200km,滿油滿電狀態(tài)下續(xù)航里程達到1518km。純電車型最大功率可達413km,續(xù)航里程最大可達760km。除此之外,它還全系支持800V高壓快充,兩款高配車型上還提供了CDC電磁減震系統(tǒng)和空氣懸架。除此之外,星紀元ET還搭載了英偉達智能駕駛輔助芯片,實現(xiàn)了L2級別智能駕駛,城市和高速領航輔助也沒有缺席。
從產品力方面來說,星紀元ET沒有明顯的短板,而且緊跟市場需求增加了增程版車型。不過品牌知名度方面,星紀元ET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此前星紀元ES由于定價高于市場預期以及品牌知名度太低,導致銷量慘淡。星紀元ES 5月銷量僅255輛,4月和3月分別為559輛和490輛,一個季度的銷量加起來還沒有理想、問界一周的銷量高,這基本上宣告了星紀元ES的失敗。??
所以在星紀元ET上,奇瑞給出了一個低于競爭對手的定價,增程版車型起步價直接進入了19萬以內,比問界M7的入門車型便宜了6萬元左右,純電版車型起步價不到23萬,同樣比小鵬G9便宜大約3.5萬元。不過話說回來,消費者買車只看價格嗎?那同樣主打增程式且價格便宜一半還多的零跑汽車銷量為何遲遲超不過理想???
另一位星紀元ES車主表示:在選擇購買新車時,遇到了一系列問題,包括:水泵異響,更換后未徹底解決。更換壓縮機前擺臂螺絲后,方向盤偏右,高速行駛時方向又偏左。三個內飾門板起皮鼓包、后排座椅皮質不平整、車機系統(tǒng)多次故障。行車過程中,前排塑料接縫異響。有時打開車門還會被膠條卡住。新車故障頻發(fā),要求退換車輛,與4S店多次溝通后,但店里只表示會給予修理,然后一直拖著不管。
去年的奇瑞科技DAY上,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公開表示奇瑞新能源“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不過他對未來非常有信心,稱2024年奇瑞新能源不會客氣了,要進入全國頭部位置。但就奇瑞新能源目前的銷量來看,別說頭部,能到“腰部”就不錯了。乘聯(lián)會公布的5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fā)銷量榜單上,奇瑞新能源只能排到第九,甚至還不如身為造車新勢力的理想汽車與賽力斯。
主編點評
從曾經的國內車企一哥到現(xiàn)在新能源銷量連前五都進不去,奇瑞的確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在接下來的兩個季度里,奇瑞能否進入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yè)頭部位置?我們拭目以待。不過在此之前,奇瑞還是好好調研一下市場需求再發(fā)力,別再重蹈星紀元ES的覆轍了。
聲明:本網轉發(fā)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