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合資中大型SUV售價只要20萬左右,在一年之前,這幾乎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在越來越“卷”的國內汽車市場上,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在成為現(xiàn)實。
比如說2023款的雪佛蘭開拓者,一款車長超5米,標配2.0T發(fā)動機+48V輕混系統(tǒng)的合資中大型SUV,起售價已經直接從25.99萬元降低到了19.49萬元。
把一款中大型純電SUV的售價拉低到20萬元出頭的售價,智己LS6不是第一個,在幾個月之前,就有合資品牌這么做了。2023年4月,別克E5正式上市,20.89萬元的起售價格,堪稱是刷新了中大型SUV的入門門檻,“價格殺手”之名,在當時可謂是傳的沸沸揚揚。
推出20萬出頭的別克E5,是在3月份國內市場掀起第一波降價潮之后,作為國內電動車市場上的挑戰(zhàn)者,別克品牌做出的應對。現(xiàn)在,當自主的中大型純電SUV也已經“卷”到了20萬元出頭的市場區(qū)間時,感受到威脅的別克E5,也迅速給出了反饋,更低售價的別克E5,在數(shù)天前投放市場。
一周之前,別克推出了別克E5先鋒版,售價16.99萬元。
時代真的變了
中國汽車市場正在被深度重構,其中一個很明顯的信號就是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強、弱之勢,正在被顛覆。被合資品牌引領了30余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正在逐步打開由自主主導的新格局。
30余年所謂“合資時代”的出現(xiàn),有時代的必然性。中國開啟改革開放之后,經濟建設是頭等大事,但當時的中國汽車工業(yè)還比較落后,人才儲備、技術積累都比較有限,需要引入外資來培育市場,也就是所謂的“市場換技術”。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主流的外資品牌陸續(xù)都開啟了在華的國產進程,汽車合資公司逐鹿中國市場的整體格局,逐漸成型。
現(xiàn)在來總結此前的合資時代,我們追求的“市場換技術”可能效果并不算十分理想,但不得不說的是,合資模式在推動中國汽車產業(yè)逐步走向成熟的過程中,做出過重大貢獻,推動著中國汽車市場產銷規(guī)模迅速壯大,為國內汽車市場培育了成熟的汽車產業(yè)鏈,也刺激著中國車企持續(xù)投入研發(fā)、不斷提升產品品質,為后續(xù)的自主爆發(fā),儲備了力量。
以上兩張表格中可以明顯看出,大眾系和通用系合資企業(yè),曾經在國內市場上的強勢地位,國內車企年度銷量的前四名,長期都被大眾系和通用系合資企業(yè)牢牢把控著。
但進入2022年之后,情況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扭轉,全面轉型新能源業(yè)務的比亞迪強勢崛起,一舉拿下了車企銷冠。在2022年車企銷量前十名的榜單中,自主與合資已經呈現(xiàn)出分庭抗禮之勢。
為什么要連續(xù)“掀桌子”?
按照國內市場目前的整體態(tài)勢,2023年自主崛起的勢頭還要更加猛烈。對合資品牌而言,單靠傳統(tǒng)燃油車業(yè)務明顯已經跟不上時代,在電動化和智能化領域又被自主車企甩開了不小的差距。已經成為全新競爭環(huán)境中的追趕者,接下來該怎么辦,是所有合資品牌都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部分已經邊緣化的合資品牌選擇收縮“戰(zhàn)線”,甚至是直接放棄了中國市場,但對主流的合資品牌而言,選擇順應新時代的潮流,加速自身的電動化轉型才是當務之急。尤其是大眾系和通用系的品牌,此前已經引領中國市場多年,肯定不會輕言放棄,依舊希冀著在全新的電動化時代繼續(xù)領跑中國市場。大眾帶來了ID.系列的純電產品,并且憑借ID.系列,成為了合資品牌在電車市場上率先形成規(guī)模的一個。通用也基于奧特能平臺,在國內投放了多款電動車型。
可問題是,正如油車時代作為追趕者的自主品牌破局困難一樣,在電車時代已經成為落后者的合資品牌,想要重新贏得市場的信任,也并非易事。過去自主要破局,最具殺傷力的武器就是價格,現(xiàn)在,輪到合資拼性價比了。
ID.系列雖然已經是合資品牌中的“電動大神”,但真正的規(guī)模其實并不大,過去一段時間,經常是南、北大眾的電動車銷量并在一起,才堪堪破萬。大眾真正扛起合資新能源的大旗,要從今年7月算起。7、8兩個月,上汽大眾旗下ID.3的月銷量連續(xù)兩個月破萬。不久前,上汽大眾公布的9月訂單情況顯示,上汽大眾ID.家族9月訂單量超2萬輛,其中ID.3占了1.5萬輛。ID.系列為什么會突然銷量大漲,原因很簡單,7月份開始,ID.3在國內“大放價”,起售價直降至12.59萬,此外,ID.4X和ID.6X也有大幅度的終端讓利。
通過新車別克E5,此前一段時間,上汽通用也算是重新感受到了被市場認可的感覺。別克E5在5月底正式開啟交付,6月銷量一度突破5000輛,7、8月銷量有所反彈,9月重新回到了月銷4000輛以上的水平。和熱銷的電動車相比,別克E5的表現(xiàn)肯定不算如何出彩,但在上汽通用內部,已經是當前市場份額不斷收縮的大背景下,為數(shù)不多的“佳績”了。
大尺寸車身、豐富的配置再加上同級少有的低價,別克E5算是為上汽通用的新能源轉型,開了一個不錯的好頭。可問題是,在新能源市場上拼價格,逐漸成長起來的自主新能源品牌,也同樣可以。
8月份開始,國內市場上就出現(xiàn)了新一輪降價潮的苗頭,小鵬、蔚來、理想、哪吒、零跑等新造車勢力,都進行過價格調整,問界、嵐圖等品牌,旗下產品換新時,也都大幅度的降價,并且收獲了相當不錯的市場效果。據(jù)悉,目前問界新款M7的大定已經突破60000輛;嵐圖方面,在新款嵐圖FREE的刺激下,9月嵐圖汽車的交付量首次突破5000輛,同比幾乎實現(xiàn)了翻番增長。
全新車型方面,我們上文提到的智己LS6,已經把自主中大型純電SUV的起售價也“卷”到了20萬元出頭。還有剛剛上市的極越01,背靠百度和吉利兩大靠山,搭載了百度的高階智能駕駛系統(tǒng),再對比24.99萬元起的預售價,“進攻屬性”同樣拉得很滿。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為了繼續(xù)保持競爭力,別克E5推出更低售價的版本,也并不算意外。
除了低價,別克E5還能聊什么?
“16萬元級超大五座智電SUV”,目前,不少別克的純電空間門口,已經掛上了這個全新的廣告語,較之原本就很有性價比的老版本車型,直接把入門價下調了接近4萬元,對不少還在觀望中的電動車潛在用戶,確實有不小的吸引力。
當然,針對16.99萬元的別克E5先鋒版,大家除了被價格吸引之外,也會特別關心配置上的調整,畢竟,近4萬元的價差,不可能是憑空出現(xiàn)的。
蓋世汽車對比了先鋒版和原來售價20.89元的入門版車型,可以很明確的說,在乘坐舒適性方面的配置上,確實是做了一些調整,但在最核心的“三電”系統(tǒng),底盤規(guī)格、智駕系統(tǒng)等方面,基本還是保持了原樣。
為了控制成本,別克E5先鋒版取消了原本全系標配的全景天窗、無線充電、外后視鏡電動調節(jié)以及座椅舒適性等方面的配置,但諸如前麥佛遜+后五連桿的懸架,L2級的輔助駕駛系統(tǒng),30英寸的6K大屏等舒適且實用的配置,在先鋒版版本上依舊看得到,整車的純電續(xù)航和之前的標準續(xù)航版本也保持一致,CLTC純電續(xù)航依舊是545公里。
外觀方面,別克E5先鋒版繼續(xù)沿用別克家族最新的PURE Design設計理念,狹長的雙飛翼分體式LED大燈配合封閉式格柵,有著不錯的辨識度。車身側面的線條以平直為特色,簡約是主題風格,搭配時下流行的隱藏式門把手,整體呈現(xiàn)出的是略顯低趴的車身形態(tài)。內飾部分和外形設計形成呼應,同樣以簡約風為主,30英寸弧面6K屏,搭載高通驍龍8155芯片,支持30秒內不間斷語音對話。
新車剛上市,我們還沒有實際體驗過先鋒版的駕乘感受,不過稍早之前,蓋世汽車剛剛試駕過標準續(xù)航版本的別克E5,整體而言,這確實是一款值得推薦的家用車型。545公里的純電續(xù)航,即便經常跑高速,續(xù)航打個折,起碼也能保障450公里的續(xù)航水平,日常上下班用車,基本夠用。偶爾跑長途,其實也不會有太多的續(xù)航焦慮。
蓋世汽車在十一期間駕駛別克E5行駛了超過1500公里,期間被堵車折磨的夠嗆,但實事求是的講,隨著目前快充樁的大規(guī)模普及,充電的便利性已經明顯提升,即便是十一假期,在高速上的服務區(qū),也基本沒有碰到過等樁的情況。官方數(shù)據(jù)中,采用快充,別克E5在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里,能夠從30%的電量充電到80%。實際駕駛過程中,因為電壓問題,可能充電時間會有小幅度的偏差,但大致都在這個范圍內。最極限的一次,表顯的剩余續(xù)航只剩下50多公里,充電到接近450公里的續(xù)航,耗時不到50分鐘,而這個時間,對于節(jié)假日好不容易才擠進服務區(qū)的駕駛員而言(曾經在下一個服務區(qū)時,不到一公里的路程,耗時了一個多小時),也剛好可以休息一下,緩解疲勞。
再來聊一聊駕駛體驗。因為試駕版本座椅配置和先鋒版有所不同,沒有太大借鑒意義,這里就不聊乘坐體驗了,直接聊整車的機械素養(yǎng)。首先,動力足夠充沛,加速相當迅猛,稍微加深一些加速踏板,就能體驗到不錯的推背感。剎車行程相對要短一些,雖然有舒適和運動兩種剎車踏板模式可調,但對于新手而言,可能還是需要適應一段時間,才能有更好的腳感。別克E5的轉向控制同樣有舒適和運動兩個模式可調,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回正力矩上,不過,即便是運動模式下,也不會有太明顯的沉重感。底盤對車身的控制也比較到位,畢竟采用了成本較高的五連桿后懸架,較大幅度轉向時,底盤也能緊緊的抓牢車身。在底盤的調教上,別克E5選擇的是更能體現(xiàn)操控感的風格,整體調的比較硬,不過,前后懸濾震處理的很到位,過減速帶等大起伏路面時,整體動作比較干脆,不會有多余的震動傳入車內。
智能化方面,別克E5也是同級中相對靠上的水平。別克E5全系標配了VCS智能座艙和別克eConnect智聯(lián)系統(tǒng),常規(guī)的5G聯(lián)網(wǎng)、OTA全車遠程升級、WiFi熱點連接、語音識別控制等,都是全系標配。智駕方面,eCruise智能輔助駕駛系統(tǒng)也是全系標配,由攝像頭、雷達系統(tǒng)、高精地圖等組成的感知系統(tǒng),還特別針對中國道路場景和中國人的駕駛習慣,進行了適應性的調整和優(yōu)化,為駕駛帶來便利性的同時,也能充分保障駕乘安全。
整體而言,別克E5算的上是一款合格的家庭用車,顏值不錯,智能化配置跟的上,車內空間有保障,駕駛體驗也算是加分項,更關鍵的是,在越來越“卷”的國內汽車市場上,本來就已經很有性價比的別克E5,還通過投放先鋒版車型,進一步和同級產品拉開的價格差距,把一款中大型純電SUV的售價拉低到了16萬元的區(qū)間上,這已經不是掀桌子,這是擺出了要“決死一戰(zhàn)”的架勢了。
現(xiàn)在最大的不確定性,可能就是別克之前“崩潰”過的價格體系,會讓一些持幣代購的潛客繼續(xù)保持觀望,擔心后續(xù)會不會出現(xiàn)類似油車市場上大幅度讓利的情況。比如說先鋒版車型的推出,雖然調整了一些配置,但對老車主而言,會不會有被“背刺”的感覺,還不好說。
另外,隨著更多競爭力出眾的自主競品也都把價格“卷”下來,留給合資電動車的機會窗口只會越來越小。對主流合資品牌而言,現(xiàn)階段更害怕的可能是,命都拼了,效果卻沒能達到。
聲明:本網(wǎng)轉發(fā)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wǎng)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